京都之趣 到此一游只到門


几日游玩,满打满算三天左右吧,到是3日下午4点半,回是6日下午三点多。不过两个人疯狂的玩了二十二个叫得上名字的地方,当然很多地方都是匆匆而过,只能算作到此一游,根本没有深入领会其中妙处,不过,还是很惊人的了。回来沾沾自喜,确实很多同事也超级惊讶了,说他们也没有玩过京都的这么多地方。

我觉得我们就如同渴望了很久的人,贪馋,于是这个也想去那个也放不下,然后就是调查研究,搞出来那么紧密吓人的计划。有了这计划,自然人来疯,想着实现它真有挑战!于是实现之,心满意足。

旅行真的是有趣的,先不说能看到异国异地的风土人情,何况这地方是长久以来心里念念不忘憧憬很久的,所以看到这些脑海中的想象具化成了眼前风景,真的好高兴,身体的劳累似乎也不觉得了。何况,那些风景真的是好看的感动的。虽然因为时节不对,也没有看到樱花盛放也没有看到红叶甚好,所以走在那些樱花红叶的名所,想像到时候的盛况,确实有点遗憾的,但,也好,让我们存了秋天再来的心思。意犹未尽一下,也好。

京都的意趣当然不止于风景。如果要说,吸引人的应该还是风情。一个有历史感的古都,几乎一砖一瓦都有千年的故事。漂亮的舞伎芸伎虽然没有真的去看,不过偶尔,看到这样打扮的女孩子,应该是游客,这样招摇着过市,还是觉得有趣。

还有好在意的,自然是京都的说话。其实京都的感觉都可以和苏州作类比的,包括这柔媚入骨的说话。苏州话是吴侬软语的极致,有人说好听是好听,但男人说来太软了。我倒觉得现实中还好,比如就算是评弹,弹词会让某些不喜欢的人听得牙根直痒,但评话,我倒觉得老先生们说的三国,还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刮拉松脆的,呵呵。

对京都弁甚或关西弁,我们这种外国人自然没什么研究的,所以只能凭感觉,小安说她的感觉是音调都向下,似乎也有这个感觉。比如说头一次去问路,那个问讯处的老伯的说话,其实还是偏标准的,但说向こう,我想东京人的重音放在后面,他们重音放在头上,后面的便如同入声,所以有些不同。

巴士上的似乎稍微明显一点,比如我们最印象深刻的是那站,西洞院仏光寺,念法是にしのとういんぶっこうじ,先不说它长,是她念的抑扬顿挫,に/しの/とう/いん/ぶっ/こう/じ,の轻轻带过,ぶっ却向上飞,仔细辨来,几乎是平平仄仄平仄仄。那,中国的诗词本就有着极好的韵律音调,合了这个,自然好听。

人家都说京都的美食如何,可惜这次没有机会好好领略,不过一路也吃了些东西,首先就是新干线的駅弁,黄金周人多的要命,结果我们看中的买的时候都说,卖光了。并且眼看着柜台上剩下的以光速下降着,结果随便买了个照烧猪排。虽然不饿,还是很给面子的上车就吃。忽然想到,照烧这个方法,是不是日式的?咱们中华料理似乎没有。

这肉冷的,上面似乎只是浇了汁,所以根本不入味,不过,也不难吃。

晚饭是投奔了胖胖的手料理,反正,是中华料理,并且,比我做得好吃,何况,白吃。

第二日,午饭吃了不和不洋的东东,安的意大利面,我的似乎是个什么丼,味道似乎还行,只是因为是个很洋式的小店,且是在吧台上吃的饭,所以也算特别。

那日晚上,胖胖不好意思再给咱们做家庭料理,豪爽的请客我们,于是去了家叫四六时中的料理店,这家店据说是

新鮮な旬の食材と、炊きたてのご飯が自慢の魚料理店。名物は、魚介類をふんだんに盛り込んだ「おひつめし」。最初はそのままで、2杯目は白だしで、2度お楽しみください。本場九州の焼酎もご用意。

味道不错,每人都是一份定食,我和小安的饭,是另上的,给了一锅。对了,我觉得关西的份量真的比关东多!

第三日的午饭,就是出町柳附近的商业街,找的一家家庭料理,不贵,味道一般,但那碗饭,绝对有关东的两倍,首先碗就高一层大一圈,何况小安发誓,上来的时候是圆鼓鼓的,呵呵。

晚饭的话,另两个小孩从上海休假回来了,于是又是手制中华料理。好吃不好吃没关系,开心。小安点评,会做饭真好。恩,相对这些男孩子,我俩开始羞愧。

然后就是第四日,午饭去了新京極的市场小路,都市中的店,让人觉得和东京的就很像了,分量也适中了,味道也可以,我本来就喜欢吃生姜烧的么。

兴致勃勃的在京都站买了看上去特好吃的駅弁,结果,发现是这些日子吃到的最难吃的一顿了,唉,浇熄了我们对駅弁的无限憧憬。我们说,幸好只卖了一份。

新干线上也有卖京都特产八ッ橋的,我于是开始思考,为什么叫这个名字?我原来还以为这是个店铺的名字,如同上海的八仙桥了,呵呵,后来我灵光一闪,莫不是因为这东西的三角形状,像汉字的八?又像是桥?哈哈,虽然是自己瞎想的,可能和真实答案相去甚远,但觉得,我这样的瞎琢磨,似乎比较有趣哦!